工伤赔偿仲裁时效
工伤赔偿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这一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具体来说:
1. 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并鉴定为伤残等级后,若用人单位不赔偿其伤残期间的相关费用,劳动者需先申请劳动仲裁。
2.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这一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3. 仲裁时效期间可能因当事人向对方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4. 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仲裁时效可以中止,中止原因消除后,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5. 对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的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时效期间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者应在治疗终结之日或伤残等级评定之日开始提出具体的赔偿请求,因为此时才能确定具体的赔偿数额。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工伤赔偿劳动仲裁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劳动仲裁时效期间如何计算?
工伤赔偿劳动仲裁需要哪些材料?